近日,英迪国际大学梳邦校区成功举办2025迷你电影节,这不仅展示了英迪学子的才华,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互动平台,激发了大家对电影制作的浓厚兴趣。本次电影节的亮点之一——主题研讨会“从剧本到银幕:电影制作中的人工智能革命”吸引了近150名热情洋溢的同学们,他们渴望探索人工智能如何改变创作格局。这场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行业讨论,更是一场充满活力的双向对话,为同学们提供了挑战、反思与探讨未来电影行业发展的机会。


1.jpg


英迪国际大学梳邦校区行政总裁JaneLim博士与嘉宾们合影留念

马来西亚知识产权局(MyIPO)版权部副主任EncikMohdNoorAlif和当地著名制片人EncikA.SamadHassan与学生们分享了他们的宝贵经验及对电影行业的独特见解。EncikMohdNoorAlif揭开了智能机器时代下知识产权世界的神秘面纱。他讲解了现行《1987年版权法》下版权登记的要点,并强调,尽管马来西亚的法律框架正在与全球趋势保持同步,但仍应持续高度关注,在不断发展的数字时代保护年轻创作者是至关重要的。

而EncikA.SamadHassan制作过《杰巴特》(Jebat)、《达乌拉》(Daulat)和《一分钱小偷》(OneCentThief)等马来西亚热门影片。他鼓励与会者将人工智能视为工作上的创意伙伴,而非是偷懒的替代品。尽管人工智能可以简化技术环节并提高效率,但电影制作中的情感深度、文化理解和叙事风格是AI技术无法复制的。他表示:“人工智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冲击,但在未来,我们需要学会与人工智能合作,以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2.jpg


两位嘉宾与同学们分享行业经验


问答环节氛热烈。同学们就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伦理道德、创意工作的未来以及人工智能工具创作作品的版权归属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他们的提问发人深省:强调了明确的法律保护和伦理框架的迫切性——这不仅帮助有抱负的电影制作人应对行业变革,也赋能他们加入其中,成为行业领头羊。

回顾本次研讨会,公共传播和数字媒体专业的课程负责人MohdKhairulIrwan先生强调,此类活动对培养学生成为电影制作新时代先锋所需的创造力和法律知识至关重要。而英迪国际大学电影学院(FINAS)首席执行官YangBerbahagiaDato’AzmirSaifuddinbinMutalib的到访则意义非凡。他强调,电影制作要发展,需要推动创新发展,将人类的创造力置于每个故事的核心,从而激励同学们。

英迪国际大学2025迷你电影节证明了电影制作的未来掌握在这群年轻人手中。同学们不仅只在学习,他们还拥有驾驭新技术的力量,能够重新定义银幕上的无限可能。英迪国际大学不仅以其创新的课程和不俗的学术成果在教育界赢得声誉,还通过举办这一系列的活动,为同学提供了一个极具互动性的平台。未来,英迪国际大学将继续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实践与理论兼备的教育,帮助他们走在电影制作和数字创意产业的前沿。